(名言佳句)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- 羅伯.狄保德

下載.jpg

作者: 羅伯.狄保德     

原文作者: Robert de Board

譯者: 張美惠

繪者: Dinner Illustration

 

  • 1. 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,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。也就是說,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,我們才能真正合作。我們既同意合作之後,就得訂下契約,諮商結束後我會將發票寄給你。你瞧,這不是錢的問題。為諮商負責的只能是你,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。(p. 38)

  •  

     

    2. 蒼鷺停下來,直視蛤蟆的眼睛說:「蛤蟆先生,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,我就不會做這一行了。我並不是說情況一定能改善,但我可以向你保證,你會擁有我百分之百全心全意的關注,我也希望你對諮商是全心投入的。如果我們倆都這樣一同努力,就可以期待正向的結果。但歸根究柢,這一切還是取決於你自己。」(p. 41)
  •  

     

    3. 蛤蟆並非故意表現得遲鈍。就像很多人一樣,他從沒有用心思考、看待自己的情緒,也就很難用言語形容,當然更不可能描述給別人聽。(p. 46)
  •  

     

    4. 大概就是我平常的作風吧!別人對我不高興會讓我不安,然後便想試著安撫對方,讓他息怒。為了讓對方再次喜歡我,我幾乎什都願意做。所以我就承認我是傻瓜,還向他保證會改善我的行為。(p. 52)
  •  

     

    5.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,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,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,並理解這些情緒。如果你否認它們,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,結果就像截肢,就如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,你在某種程度上愛成了一個殘缺的人。(p. 89)
  •  

     

    6. 你和很多人一樣,學會以非攻擊性的方式發怒。你讓自己的怒氣慢慢地、和緩地、幾乎無法察覺地釋放,以免讓任何人不快。(p. 114)
  •  

     

    7. 我們絕不是父母的翻版。我們雖深受父母的影響,卻又因個人自身的獨特性而不致於成為父母的複製品,而是獨一無二的個體。(p. 141)
  •  

     

    8. 我們可以把父母狀態想像成一個法官,他的職責是指控人,給他們定罪,接著當然就是懲罰他們。你覺得這比喻有道理嗎? (p. 148)
  •  

     

    9. 再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,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。(p. 149)
  •  

     

    10. 我不相信任何人能讓我們產生任何感覺,除非是使用武力和威嚇。歸根究柢,我們的感覺是自己選擇的,我們選擇要生氣或悲傷。(p. 173)
  •  

     

    11. 所謂活得真實,就是誠懇地回應當下的需求,如此便能打破從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,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束縛,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。(p. 208)
  •  

     

    12. 假設你相信你的人生不快樂、不順利,今天喝醉就是你用的某種方法,它可以印證你明天會感覺悲慘的預期。換句話說,你在創造自我實現的預言。(p. 219)
  •  

     

    13. 因為憤怒是抵抗沮喪的絕佳防衛。憤怒的人從來不會覺得愧疚,因為他們總是怪罪別人。他們護衛自己的方式就是將內在的恐懼投射在別人身上,這樣他們可以把對自己的怒氣轉向別人。(p. 235)
  •  

     

    14. 但我不會忘記自己曾經多麼消沉,這段記憶會永遠在那裡,或許可以提醒我跌落到生活邊緣的人生是什麼樣子。(p. 251)
  •  

     

    15. EQ讓你能進一步在自我成長與完善的路上走得更遠,因為它將帶你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的關係。(p. 259)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exandra Yang 的頭像
    Alexandra Yang

    Miss Sheep 在世界旅行

    Alexandra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