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名言佳句) 做自己,為什麼還要說抱歉?- 林依晨
作者: 林依晨
出版社:聯經出版公司
出版日期:2022/01/13
1. 法國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說:「藝術固然追求完美,但是如果藝術家除非完美,否則絕不創作,可能會終生一事無成。」(p. 51)
2. 也許我們會因為社會價值觀而選擇隱藏某些看似負面的情緒,但其實人有情緒是非常正常的,甚至從戲劇的觀點來看,所有「真實」的「行為」和「情緒」都是美麗的呢。(p. 56)
3. 總的來說,「美麗」,其實就是所擁有的內、外在特質,勻稱、諧調而平衡地存在著,且不僅只看到自己,也看到他人,讓人覺得如沐春風、舒心自在。(p. 59)
4. 宋代的茶陵郁禪師悟道時說:「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關鎖。今朝塵盡光生,照破山河萬朵。」明珠指的是佛性、慈悲心與智慧之光,人人與生俱有,不需他人給予,只是太多讓我們煩惱的凡塵世事就好比厚重的灰塵,蒙蔽了明珠,也蒙蔽了我們的心,讓我們猶如行屍走肉,幫不了別人,也助不了自己。(p. 66)
5.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.羅斯福說:「有一種品質,可以使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,這個品質不是天資,不是教育,也不是智商,而是自律。(p. 76)
6. 什麼是真正的「愛」?用心感受,看他們「做」了什麼,而不是「說」了什麼,愛情、友情、親情都適用喔! (p. 82)
7. 我們在練習很多瑜珈動作做停留時,因為肌肉痠痛,常會忘了呼吸而憋住氣,或是短暫休息時,腦中常會冒出許多雜念,此時老師就會提醒我們:「體驗『空白』,享受呼吸就好。浮現任何的思緒,知道就好,讓它經過,不去在意,放掉就好。」(p. 83)
8. 「極度的便利」經常意味著「極度的汙染」,若重新習慣一點點的不方便,也不會太影響生活,反而能留住一個繁盛永續的地球,這難道不是一筆最划算的交易嗎? (p. 97)
9. 有位亞科斯教授曾以一句話來總結他的實驗:「人生中百分之九十的不幸,都是因為不甘心,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時止損的原因。」(p. 101)
10. 忘了在哪裡曾聽人說過: 「好好地生活,本身就是一種戰鬥。」盡力、盡本分地去過好每一天,並盡可能以溫柔對待所愛之人和愛己之人,就已經太不容易,若能做到,也很足夠了。(p. 108)
11. 尼采說過:「我會感到難過,並不是因為你欺騙我,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。」背棄諾言者以為失去的,不過是權衡之下,可以犧牲的一段關係,但對方難過的可能失去錢財或情誼,而是失去對你的信任,甚至是對下一個人、對這世界的信任,這樣的傷害與悲哀,早已超越因欺騙而取得或失去的任何東西。(p. 122)
12. 以前的我很絕對,也算極端,但凡事太盡,緣分就容易盡,也容易沒有空間,讓其他可能的事發生,包括創意,包刮靈感,有時,也包含「快樂」呢。(p. 128)
13. 人生那麼短暫又那麼漫長,沒必要也不應該浪費時間糾結在不認同的人事物上,選擇轉身離開,很多時候不見得只是表面上的決絕與解脫,長遠來看,或許雙方都能覓得更好的未來、擁有更多可能性。(p. 131)
14. 有人說:「自私怯懦的人常不快樂,因為他們即使保護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,卻保護不了自己的品格和自信。」(p. 136)
15. 女人好像非得拿掉身為「妻子」的「標籤」,甚至還需刪除「生孩子」的「功能」選項,她自己的「個體形象」才會慢慢顯露出來,而不僅僅只是能操持家務、傳宗接代的雌性家庭成員而已。(p. 145)
16. 所以我們看到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狀態,其實是他與自己相處的狀態。(p. 152)
17. 前半生我們拚命在「累積」,不管是物質、金錢上的賺取,人脈、生命經驗的積攢,在在無非是為了「得」;但到了人生某一階段,我們卻會開始慢慢地「捨」—出於自願或者無奈。(p. 169)
18. 我很喜歡的一部漫畫《玻璃假面》中,有句台詞事這麼說的:「無知無覺是罪的極致!」
19. 電影《無問西東》告訴我們,真實就是「你看到什麼,聽到什麼,做什麼,和誰在一起,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,不懊悔也不羞恥的,平和與喜悅」。(p. 218)
20. 「從讓一個人生氣的事情的大小,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價值。」邱吉爾如是說。(p. 231)
21. 「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」(p. 238)
22. 有人說,變成母親,是放棄界線(母親自我)的過程;完成母親,是看著兒女逐漸建立自己的界限(孩子自我),並找回自己(母親自我)的過程。(p. 249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