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遊記) 新竹市市區「必逛12大文青景點」推薦!
1.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Image Museum of Hsinchu City
此間博物館於日治時期1933年建造完成,當時稱為「新竹市有樂館」,是當時整個新竹市第一個擁有換氣設備的公共建築戲院。它的外觀在當時十分獨特前衛,融合古羅馬和阿拉伯風情,並且於當時已設有防火巷及防火梯,目前則展出相關電影文物和系列展覽。
裡面座位可容納200人。
可上網查看博物館的官網,不定時地有免費的文藝電影撥放。
▲地址: 300新竹市東區中正路65號
營業時間: 9:30-12:00 / 13:30-17:00 / 18:30-21:00 (周一公休)
電話: 03-5285840
2. 北大教堂
此間聖母教堂成立於1957年,因位於新竹市的「北大路」,所以又被稱為「北大教堂」,教堂外型為仿哥德式風格,此外,此間教堂占地十分廣闊,可容納1000人。
走進教堂前,會先看到「喜門」,每25年才開一次。
教堂內高度挑高約45呎,鐘樓的高度則為90呎。
該教堂於「2001年全國歷史建築百景徵選」中獲選為當年度的新竹市第一名,它的美很值得大家來探尋!
彩繪玻璃透著光時,真的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神性的朦朧觸動。
▲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正路156號
電話: 03-5256057
開放時間: 平日彌撒-週一至週六上午 7:00 / 主日彌撒-週六晚上 20:00 / 週日上午 8:00
3. 新竹市立美術館
日治時期1925年建成,1991年做為「新竹市戶政事務所」使用,後來才逐漸轉型成美術館。
建築風格則可看見「英國維多利亞式磚造建築」的影子,還有美麗的羅馬式拱門設計,另有老虎窗和立體窗,讓此建築採光明媚。
這次去看剛好遇到「新竹『擺』態」,看見新竹的各行各業在鏡頭前擺出自己驕傲的樣子,像是一場現代的肖像展演。
美術館空間不大,展區有限,但仍可以細細品嘗建築本身的耀眼。
▲地址: 新竹市中央路109號
電話: 03-5319756
開放時間: 週一至週五8:00-12:00 / 13:00-17:00
4. 新竹州廳(新竹市政府)
新竹州廳於1925年開始興建,1926主體建築完工開始使用,其他建築體則陸續增建。
建築為「和洋」混合的模式,隨處可看見拱廊和羅馬柱子。
筆者最喜歡的是中間主體建築的木造扶梯。
扶梯遼闊且採光明亮,給人一種莊嚴又柔和的溫暖感。
▲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正路120號
電話: 03-5216121
5. 新竹護城河 - 親水公園
此為舊時新竹東城門的護城河,具有防禦之功效,但目前則是作為新竹人的親水公園。
筆者在新竹工作時,非常喜歡從火車站一路沿著護城河散步,感受周末的天光、綠意、雲影。
淺淺的綠一路蔓延,在樹影下招搖,可謂「上下一綠」。
▲地址: 新竹火車站前
6. 新竹州圖書館
此圖書館是為了日治天皇東宮太子裕仁(即昭和天皇)1923年來臺訪問而建設的,目前為新光人壽的財產,沉封36年後才於2020年開放,供民眾參觀。
建築師為日籍「宇敷赳夫」,外牆採泥塑洗石裝飾,外觀則採「近代復興式樣」造型。
此建築幸運地躲過二戰的戰火,所以內外部都保存良好,筆者非常喜歡它挑高的採光和寧靜的氛圍。
此次參觀時,正值「重啟・未來閱讀」展覽。
書本終於重回這間圖書館,彷彿聽見圖書館在細細碎語,找回自己最初的使命,這是一種生命的延續,莫名讓人感動。
▲地址: 300新竹市東區文化街2-1號
電話: 03-5421494
開放時間: 9:00-17:00 (周一公休)
7. 飲料店: 河堤上的貓
這間小店位於新竹護城河旁,每次路過總是無數的人在排隊。
很多人會點方塊綠奶、咪咕嚕嚕、玉荷冰茶。
我這次點了「春之雪」(牛奶、可爾必思、草莓),個人覺得非常好喝,三者融合為一,口口甘甜。
▲地址: 300新竹市東區民族路33巷68號
電話: 03-5244189
營業時間: 11:00-23:30 (周一周二公休)
8. 東門市場
東門市場最近各種文青小店齊開,有許多美食店家值得造訪,例如: 小東門-蒸烤鮮飯食、海神 うみがみ 平價生魚片丼飯、紅牛鐵板燒。
市場真的很有生命力,各種特色店家林立。
這次選擇的是新竹朋友力推的「享初食堂」。
菜單價格算是平價。
炸雞皮 (兩串70元)
外表平凡無奇,一吃驚為天人,每一口都是濃縮的雞肉香氣和滿滿的油脂。
「日式叉燒麵線」我本身不吃麵線,但這一間卻讓我胃口大開,加了烏醋之後,更是湯頭韻味十足,一整碗喝到見底。
「牛五花燒肉麵線」也是相當令人驚嘆,牛五花本身非常柔嫩、多汁。
▲享初食堂地址: 新竹市北區東門市場1060號
電話: 0925-505-193
營業時間: 11:00 -13:00 / 17:00 – 23:00 (周一公休)
9. 辛志平校長故居
此間宿舍為日治時代的新竹中學附屬的校長宿舍,後日本戰敗,民國1945年辛校長入住此建築,直到民國1985年逝世。
校長宿舍後有古蹟餐廳,非常適合午後時光,愜意又暖烘烘的陽光佐著你下飯。
此為辛校長的廚房。
到了這個故居,可以充分了解辛校長的為人,他曾說過「人生應以服務為目的」、「我一生只做兩件事,一個是對日抗戰,另一件事就是當新竹中學的校長」。
任教30年時光,他既幽默又嚴謹,重視科學又兼育體育,他能直言指出學生之錯,也能接受學生對其的指正。
離開這個故居時,你能深深了解到辛校長的為人、品德、智慧與堅毅。
▲地址: 300新竹市東區東門街32號
電話: 03-5220351
開放時間: 9:00-17:00 (周一公休)
10. 眷村博物館
此古蹟原為新竹市調查站,後又演變為新竹環境保護局使用,2002年才正式開幕為博物館。
眷村內收藏有許多老照片,讓人回憶起過去的眷村時光。
也有許多小角落復刻昔日的眷村場景,勾起許多人的兒時回憶。
有興趣者還可預約導覽,進行深度的歷史探索。
▲地址: 300新竹市北區東大路二段105號
電話: 03-5338442
開放時間: 9:00-17:00 (周一公休)
11. 六燃
這個空間本是二戰時,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。
六燃的大煙囪,代表它之前作為戰爭工業燃料的生產使命,後來則是眷村媽媽們的家庭手工業生產的基地。
六燃本來的整個廠區非常龐大,交通大學及清華大學部分校地皆曾為它的一部分。
目前周末會有些文青小市集、工作坊、演講、電影播放等,雖然六燃之前的榮光不再,現在空間所剩不多,但斷垣之間,在21世紀重燃了截然不同的生命力。
▲地址: 300新竹市東區建美路24號
電話: 03-5319756
開放時間: 10:00-17:00 (周一周二公休)
12. 新竹鐵道藝術村
鐵道藝術村前身為台鐵新竹站3-5號倉庫,興建於日治時期昭和十六年(1941年),原做為倉儲之用。
整體空間寬敞,淨高4.1公尺,屋內山牆高度達7公尺,內部藝術村面積約為400坪。
目前進行空間活化,現在不定時會舉辦講座、展覽等,筆者參觀時,適逢藝術家「呂宗憲」展出他的一系列作品「邊界‧游移」。
此藝術村的另一賣點,可在藝術村內買杯咖啡,在午後時分,坐在鐵道藝術村緊鄰鐵路處的座椅上,看一輛又一輛的火車駛過,參與火車的流動風景。
普悠瑪轟轟駛過。
▲地址: 300新竹市東區花園街64號
電話: 03-5628933
開放時間: 10:00-18:00 (周一公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