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名言佳句) 水豚工讀生 - 連俞涵
作者: 連俞涵
出版社:凱特文化
出版日期:2024/08/01
1. 不過我好像不會特別想去看,總覺得那一世,在演出的當下,就已經過了,和我們的人生一樣,無法重來,也無從悔恨。與其去後悔當時有什麼沒做到,不如往下一個角色奔去,不去經歷一切,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;但經歷完之後,就要狠狠地放下,不能讓遺憾抓住你。(p. 45)
2. 等待總是漫長,但正式上場試鏡的時間卻很短。不過當時的我沒有很在意,因為下山一趟,可以順便安排許多事,不只為了一個目的而出門,才不會有太多得失心。決定權線不在自己手上時,只能相信,是你的就會是你的,一切不強求才會有最好的緣分。(p. 54)
3. 於是我想,其實每件事,也許都有一個時間量表的變化,那個曲線在逐漸往上增長的同時,也會在其個時刻,慢慢往下流動,對一件事物的熱情不可能總在高點。當好奇心散去,事物開始不斷重複,失去新鮮感與挑戰,再喜歡的事情,也會在日復一日中,被削減去熱度。(p. 57)
4. 當然這世界上有許多能一生懸命專注於一件事,或執著在自己的藝術上創作的人。每次看到他們,都非常羨慕,因為我感覺自己可能並不是這樣的人。很多事情即使知道自己會三分鐘熱度,我還是會往那三分鐘去投入;對我來說,那至少是一個溫暖的片刻,即使最後沒有持續下去,只剩在回憶中出現的殘影,也很美好。(p. 59)
5. 剛開始演戲時,對於相關邀約我比較來者不拒,不過漸漸地,我開始感受我內心有沒有出現一些火花,或是想靠近這個角色的悸動。以往我屬於自動導航狀態在運行,很多時候沒有在思考,全憑直覺;現在除了直覺,我還會加上一點點的時間,給自己想一下的機會。(p. 62)
6. 也有人會說,不怕被忘記嗎?還是要不時的曝光,每年都有新作品啊!當然我希望每年都剛好遇到自己有感覺的角色,不過這種緣分不就是順其自然的嗎?如果被忘記了,就忘記沒關係,本來到最後我們每個人,都是會被遺忘的。(p. 63)
7. 比起怕被遺忘而產生的生存焦慮,過度曝光到面目模糊,看不清自己本來的樣貌和輪廓,我寧願在安靜時,待在陰影處,等待時間,反覆沉澱之後,再慢慢顯影。(p. 64)
8. 像已經熟透的荷包蛋,即使淋上醬油多了調味,吃到蛋黃的部分,味道就是單純荷包蛋的味道;但如果是半熟蛋,當你搭配飯或麵,表面上看是荷包蛋,若你用筷子輕輕一戳,裡面流出的金黃色明亮蛋液,一點一點融入你的配料,再用湯匙輕輕攪拌,那些有層次且驚喜的韻味,就不只是荷包蛋而已。(p. 94)
9. 所以我從接觸表演以來,就是以這種半熟蛋的方式,在品嚐那些不同的角色與角色間的火花,與演員間維持著某種透過角色而認識,在同一個故事和劇本時空相遇的默契;但下戲之後,並不急著繼續去增溫或延續任何情感。雖然一開始有試著調整自己的溫度,但還是很怕與人擁有太熟透的關係,就無法在戲中品嚐到那種不經意的火花了。於是在各種調適之後,現在的我可以偶爾像溫泉蛋那樣,包裹著角色,在下戲後的空檔,繼續延伸著角色的氣息,把那些生活的氣味,多少也包覆進去,仔細又輕巧地,帶著不能熟透的決心,繼續料理我的下一個角色。(p. 94)
10. 演戲到現在,我好像對這種狀態比較冷靜,即使戲中角色擁有非常多的情感,結束之後,會梳理好這些情緒,因為脫離角色之後,我與這個人並不是真的熟識。為了避免透過角色視角產生的混亂與誤解,我會把所有情感在演戲時一次給完,殺青之後就一點也不剩。(p. 98)
11. 我笑著沒特別回應,不過我心裡其實想說的是,我想讓你知道,當你想起我,我希望我是那個讓你安心且毫無負擔的存在,而我會一直在那,等待你。(p. 109)
12. 賣火柴的小女孩對著火柴許願,而我對著你給我的打火機,許願你接下來一切都好。對我來說,你是那種即使不在我生活中,但我會在心裡一直放一個位置給你的朋友。(p. 114)
13. 偶爾想跟你說說話,那些話都像是自言自語。原來這世界上也有這樣的關係,沒有了依賴,便徹底沒有了牽絆。只能像電影《情書》那樣,對著一片白花花的雪地吶喊:「你好嗎?」「我很好。」再一遍遍地停下來,等你回音。(p. 120)
14.理所當然的,這樣個性的我,不太嚮往走入婚姻,人是流動的,在這條路上,找到能一起前進的人,無論對方能陪你走到哪裡,都不要理所當然覺得,那張證書和儀式以及當下的心意,能帶你走向永遠。(p. 129)
15. 而在寫這本書的同時,我整理了自己書櫃上的書,發現某本書中,夾著我從那個滑雪場,寄給自己的明信片,上面有教練在滑雪時跟我說的話:「學會停下來,才能活命,跌倒也是停下來的方法之一,重點是:停止,而不是速度,慢下來才能safe your lfe。」(p. 135)
16. 你會有很長一段時間,消失在你本來的世界,等你與角色告別轉身回到自己生活中時,你會發現,大家的時間好像都前進許多,而你對於自己的人生總跟不上。為了彌補自己消失的半年或八個月,於是你更投入你的生活,把這些被灰塵覆蓋的,屬於你自己的人生,重新擦亮,好好洗刷完畢,曬曬太陽。(p. 145)
17. 不拍戲的時候,緩緩地起床,做一些家事,靜靜地看書,感受自己原來的樣子。沒有角色時不太需要被看見,隱身於日常的細細瑣瑣,不上妝,頭髮自然散落,所有未經修飾的自己,都讓我感到安心。(p. 145)
18. 我常在想,真正的快樂發生於一個人的寧靜和獨處之中,當你在一個安然的狀態,心中突然被什麼只有自己能明白的感受,充滿細胞的每一個角落,你完整地與自己待在一塊,不被任何其他事物干擾的獨享瞬間,你對這個世界的其一種理解,或是打開了某一個感官,在心中任其綻放,那樣的簡單安靜只屬於一個人,與快樂待在一起的寂靜片刻,真是非常難得的。(p. 151)
19. 我享受獨處的時光,無論在川流人潮中或在空曠寂靜中,當我決定只跟自己好好相處時,我的心就鬆開了,身體也柔軟起來。當我明白這就是我最舒服的狀態時,我就不會再勉強自己,一定要融入群體。適度的疏離,與擁擠環境保持一點距離,挑人少的地方去走,我才能大口深呼吸,這是屬於我的個人享受模式。(p. 156)
20. 有時候走進陶藝教室,不確定自己想捏什麼,就是想來摸摸陶土,然後才邊捏邊想,要做什麼呢?這是我初開始接觸陶藝時,社團老師教的概念。他說,做陶不能等你有靈感了才做,而是每天每天持續地捏陶,無論有沒有想法,手都不要停下來,去做就對了。(p.160)
21. 人沒有那慶需要緊密地捆綁在一起,很多時候,也沒有那麼多話可說,只是我們不願意承認,總覺得有人的地方才溫暖,人多的地方熱鬧會驅散孤單。但其實孤單沒有什麼不好,能帶著自己盡情地出走,對我來說,是場非常奢侈的旅行。(p. 206)